一、大赛主题
创响新时代 共圆中国梦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
承办单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局、农民工工作处、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三、赛制安排大赛采用“2+3”模式,即:2个主体赛+3个专项赛。主体赛包括先进制造、现代服务2个赛道,专项赛包括乡村振兴、银发经济和绿色经济3个赛道。
(一)主体赛
1.先进制造
重点面向壮大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新兴产业创业项目。既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
2. 现代服务
既包括研发设计、商务咨询、供应链金融、信息数据、人力资源、现代物流、采购分销、生产控制、运营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包括健康、托育、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
(二)专项赛
1.乡村振兴
重点面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致力于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各类乡村创业项目,包括农业科技研发、优良品种培育、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物流、乡村生态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文化传承与创新、劳务品牌及乡土人才培育开发等。
2.银发经济
包括老年康养、生活照护、文体娱乐、医疗保健、智慧养老、老年用品及康复辅助产品的研发创新、抗衰产品研发生产等为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创业项目。
3. 绿色经济
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绿色服务业,以及对现有的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的创业项目。大赛按照市级选拔赛(推荐)和全省决赛两个阶段实施。主体赛每个赛道50个项目参加全省决赛;专项赛每个赛道各省辖市最多推荐3个项目参加全省决赛。
四、参赛条件
以上赛事,年满16周岁的各类创业群体均可报名参赛,项目所在地位于河南省行政区划。其中,乡村振兴赛道限于下辖乡镇农村的县域以内(包括市辖郊区、县级市、县)注册、生产与经营。报名参赛项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往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的项目不能参加。1.截至 2024年5月31日,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已登记注册且未满5年的企业或机构。2.参赛项目具有创新性的技术、产品或经营服务模式,具有较强的成长潜力和带动就业潜能。3.参赛项目须为原创性创新项目,对技术和产品有合法使用权,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不会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4.项目的产品、经营属于同一参赛主体且独立运营。5.参赛者须为该项目的第一创始人或核心团队成员。
五、赛事流程
第一阶段:大赛启动和组织发动
1.大赛启动时间
2024年4月中旬大赛启动,各省辖市按要求成立市级组委会,制定本市大赛实施方案,广泛开展宣传发动。
2.报名
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5月31日(周五)。
第二阶段:市级选拔赛
时间:截至2024年6月30日各地原则上须采取项目路演方式举办地市级选拔赛,条件允许可延伸到区县。有困难或特殊情况不能举办的,需经省大赛组委会同意后,按照统一规则,采取专家集中评审等方式对本市参赛项目进行选拔推荐。
第三阶段:全省决赛
时间:2024年7月20日前完成各市组委会按照省大赛组委会统一分配的名额,确定本省参加全省决赛的项目。名额分配方式为:主体赛,确保各省辖市每个赛道不少于2个项目参赛,2个(不含)以上的名额,按前3年新增经济体数量权值分配;专项赛,各省辖市最多推荐3个项目(可少于3个或不推荐)参赛。洛阳市主体赛每个赛道推荐名额为3个。六、奖励与扶持
(一) 奖励
获奖项目奖励:全省决赛主体赛2个赛道和专项赛3个赛道分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省大赛组委会对获得全省决赛一、二、三等奖、优秀奖的项目,颁发奖杯和证书。优秀组织单位奖:对严格按照统一名称、统一进度、统一标准举办市级选拔赛,组织、动员和宣传力度大、效果好,参赛项目数量多、质量好,大赛全程未发生违规事件的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单位奖并颁发奖牌。出现以下情况的,将“一票否决”:(1) 未按规定使用“中国创翼”和“豫创天下”“凤归中原”名称;(2) 大赛过程中出现违规事件;(3)未按大赛组委会要求的时间节点组织比赛和未及时上报相关材料(如通过资格审核后的报名参赛项目数量和清单、参加全省决赛项目清单和材料等)。特别贡献奖:对大赛提供大力支持的社会机构、企业和个人授予特别贡献奖并颁发证书。
(二)扶持服务措施
大赛组委会依托各类新闻媒体,对参加全省决赛的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宣传推广,提升创业项目和创业者知名度,帮助其对接资金和市场,拓宽其市场发展渠道。鼓励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将大赛评选结果与本地创业扶持、创业服务、人才鼓励等政策措施相挂钩,对省赛获奖项目,可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并在资金扶持、入驻园区、孵化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