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欢迎您访问洛阳科技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平台!
洛阳科技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平台
发布服务需求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活动广场

重走红色征途,感悟初心如磐— —卓阳科技园区党支部开展迎建党104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18时间:2025/6/27 17:25:14     类型:活动广场

6月26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卓阳科技园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前往洛阳嵩县车村镇两河口村,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河南军区司令部旧址、调研黄精加工产业基地,党员们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奋斗精神,并立足科技园区优势,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与创新创业的新路径。

活动首站,全体人员来到展馆。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党员们通过一幅幅珍贵照片及抗战事迹,见证了革命先辈在豫西地区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展馆内,灯光柔和而庄重,每一幅照片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党员们驻足在“豫西抗战”主题展区,凝视着黑白照片中革命先辈坚毅的面庞,耳边仿佛响起了战场的炮火声和冲锋的号角声。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党员们踏入河南军区司令部旧址— — 一座青砖灰瓦、木梁承重的豫西民居,依旧保持着抗战时期的原始风貌。

旧址院落呈狭长形,前部为六间砖、土、瓦混合结构的平房,后部为四间窑洞和两间平房。这些简朴的建筑,曾是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作战室、机要室等核心部门的所在地。
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1945年建起并保留至今的三层炮楼,那是警卫室。它的地理位置优越,矗立在院落东北角,青砖砌筑的楼体历经风雨侵蚀,墙面已泛起斑驳的盐霜,但棱角分明的垛口仍透着威严之气。

党员们满怀敬意地望着炮楼,“这座炮楼不是冰冷的建筑,它是革命先辈用血肉筑起的‘瞭望塔’,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从旧址出发,党员们踏上了一条特殊的“红军路”。这条路并非真的穿越回长征年代,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沉浸式体验环节,让党员们“穿越时空”,亲身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不易。

编草鞋:指尖上的革命记忆

一双草鞋,走万里路。它不仅是行军的必需品,更是红军与群众血肉联系的象征。

打背包:负重前行的力量

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三分战斗,七分行军。通过体验打背包,从最初的松松垮垮到后来的棱角分明,党员们不仅掌握了行军技能,更体会到了红军严明的纪律和作风。

重走红军路:突破生理心理双重极限

党员们手挽手、肩并肩,在冰冷的水中艰难前行。湍急的水流、湿滑的河底,让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每次渡河成功,都是一次突破自我的肯定,更是对革命先辈的致敬。

党课升华:从“体验”到“体悟”

体验结束后,党员们共坐一堂,党支部书记袁磊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微党课:“编草鞋,让我们懂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打背包,让我们明白‘纪律是胜利的保证’;重走红军路,让我们身体记忆淬炼党性。这些体验,最终要转化为实际行动,把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融入血脉,在本职岗位上勇挑重担,以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在科技战线上绽放新的光芒!”

活动的下一站,党员们走进车村镇黄精加工基地。这座依托中药材资源打造的现代化农业项目,成为红色精神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作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项目,该基地依托嵩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基地负责人陪同下,党员们实地参观了黄精种植园、现代化加工车间及产品展厅,详细了解黄精从田间到车间、从初加工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流程。

党支部书记袁磊表示:“革命精神是创业的‘根’,科技创新是发展的‘翼’。我们作为科技园区,既要延续红色血脉,更要以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做产业创新的实干家、数字基建的先锋队、人才振兴的播种者。”

从两河口村的烽火记忆到乡村振兴的创业实践,卓阳科技园区党支部以建党104周年为新起点,用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未来,全体党员将继续发扬“敢闯新路、勇破难关”的革命精神,书写科技赋能的新篇章!

地址: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21号卓阳科技园    主办单位:卓阳科技园        Copyright© 2017 洛阳科技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平台